將降本進行到底
微信掃一掃關注
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主要鋼鐵企業油品消耗調查匯總表》中,西昌鋼釩油耗連續四年下降,超越國內先進的大型長流程鋼鐵企業同類指標,穩居鞍鋼集團內部第一。這標志著該公司綠色低碳發展與精益成本管控水平再上新臺階。
據悉,鋼鐵行業設備油品成本占生產總成本約3%-5%。長期以來,鋼鐵企業存在油品牌號眾多、庫存繁雜、進口依賴、跑冒滴漏等問題,極大地增加了庫存難度和管理成本,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長期痛點。對此,西昌鋼釩多措并舉,通過油品整合、國產替代、技術升級等方法手段,推動噸鋼油耗指標持續優化。
2021年,西昌鋼釩使用的油品種類100余種,其中進口油品種類40多種,進口依賴性較強。為此,該公司組織技術團隊,聯合廣研所、中石化等機構,啟動油品整合、國產化替代等專項攻關。通過對性能相近的液壓油、潤滑油、潤滑脂等油品進行持續分類整合優化,將100余種油品成功縮減至52種,油品庫存種類和數量明顯下降;同時,成功將20多個品牌的進口油品實現國產替代,采購成本下降40%以上。
同時,該公司在先進用油技術上持續發力。在板材廠卷取機潤滑系統、層流冷卻潤滑系統等設備上進行智能潤滑改造,引入壓力—流量雙閉環控制技術,注油時間及用量實現智能化精準化,改造實施后的油耗費用同比降低45%;持續開展液壓系統管路優化改造,油品泄漏率下降80%。
此外,該公司構建油品HFI/OFI數字化平臺,實現全生命周期追蹤,為持續優化油品選購提供依據;開展油品“跑冒滴漏”治理,推行“降本之星”激勵機制;大力推進廢油再生項目,油品再生率從2021年的5%提升至2024年的15%,經濟效益明顯。(攀鋼日報特約記者 賴世懷 通訊員 伍永剛 劉嘉凌)
微信掃一掃關注
今年以來,礦業公司一系列降本增效舉措持續發力,激發了全員變革降本能動性。1至5月,超額完成攀鋼下達的降本計劃指標,完成率292%,超目標5587萬元。
該公司針對今年市場形勢新變化和攀鋼高爐生產規模縮減的實際,樹牢“競爭在市場、競爭力在現場”觀念,實施預算全口徑費用管理,形成全員、全維度、全要素、全過程成本目標管控體系,壓實降本主體責任,將經營壓力層層傳導,凝聚起降本增效合力。
該公司下屬單位在積極承接降本指標的同時,結合各自實際,制訂降本增效方案。朱蘭鐵礦分公司從優化時空開采、提高表外礦利用等入手,制訂降本增效措施17條;選礦分公司重點從工序、產品質量、設備能源、藥劑指標等多個維度,細化降本增效措施24條;新白馬公司從規模降本、工藝技術優化、節能降耗、物流優化等方面,制訂降本增效措施37條;興茂公司從采購、資材、修理等費用方面著手,細化降本措施15條。在外委外協方面,通過多渠道開展外協費用壓降、新建產線達產達效行動、降低巖石直排運費等,不斷拓展降本增效空間。
與此同時,該公司財務部用好引戰增資資金,加強現金流預算管理,研究運用金融政策降低財務費用,全流程、全要素多維度控制成本,1至5月壓降財務費用5000余萬元。(攀鋼日報 楊子昂 蔣沛含)
微信掃一掃關注
4月份,攀鋼釩歷史上首次實現高峰時段零購電目標。該公司能動分公司上網電量達到3.2億度,其中,峰時發電量占比達35.10%,較2024年平均占比提高了1.41%,減少網購電費約230萬元;總外購電由一季度的月均1.6億度降至0.2億度,創歷史新低,減少網購電費2600萬元。
為應對當前鋼鐵行業面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落實極致降本措施,4月份以來,能動分公司充分利用分時電價機制,持續優化“峰谷平”用電管控策略,全力推動自發電量最大化。依托能源集控中心先進的電力監測系統和智能管控平臺,積極協調用戶避峰就谷組織生產。同時,大力開展“度電必爭,極致發電”專項勞動競賽,重點以高峰時段零購電為目標做大峰時發電,做到“應發盡發、穩發滿發”。
該分公司強化參數管理,嚴格執行調度指令,做到巡檢、監控、聯系、確認“四到位”。加強重點、關鍵設備及系統的維護管理,全天候掌控設備運行變化,確保發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持續做好煤氣蒸汽動態平衡,在用電高峰時段全力提升余熱余能發電負荷,低谷時段則靈活調整機組運行負荷,動態優化設備運行方式,在保障電力供應的同時有效降低網購電費。(攀鋼日報通訊員 胡學惠 楊斌)
微信掃一掃關注
連日來,攀鋼釩能動分公司迅速落實兩級公司生產經營分析會精神,秉持“極致效率”理念,深耕算賬經營模式,持續強化“峰谷平”用電管控策略,全力推動自發電量最大化,為攀鋼釩削減外購電成本筑牢堅實后盾。
該分公司積極革新能源管理理念,深刻認識到“能源在不同時段的價值與成本各異”,并以此為指引,推動能源動力系統從單體設備節能,逐步邁向全工序、全系統的深度優化創效新階段。通過精心調控設備運行方式,踐行“四個極致”原則,全力推進能效提級、發電增效以及系統節水節電等工作,致力于構建一套極致高效的經濟能源體系。
在發電環節,該分公司著力提升發電機組效能,力求實現發電廠300MW機組、能動100MW余熱余能機組的滿負荷運行,同時推進30MW機組的增量發電,并盤活0號發電機組和加強對TRT發電同步在線運行率的管控,確保各發電機組穩定、滿發、多發,力促自發電比例提升至70%。
該分公司聚焦工序間的協同聯動,強化干熄焦蒸汽、低壓余熱蒸汽、轉爐煤氣等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確保應收盡收。通過動態平衡優化,有效提升了系統耦合效率。例如,通過中、低壓蒸汽的優化調配,30MW發電機組每小時可多利用低壓蒸汽20噸,每日凈增發電量超5萬度。在煤氣管網管理方面,該分公司精準調控管網壓力與煤氣柜位,優化余熱發電機組的燃料供應,在保障管網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成功將高峰時段的發電量占比提升至34%以上,用電量占比壓縮至33%以下。
同時,該分公司充分利用枯平水期自發電優先政策,建立了 “日監控、周分析、月總結”的精細化工作機制,全方位謀劃,力求實現系統購電成本最小化。(攀鋼日報通訊員 胡學惠 劉子成)
微信掃一掃關注
3月28日,筆者從研究院獲悉,攀鋼在西昌鋼釩采用新工藝生產的低成本系列雙相鋼,截至目前已累計供貨超過1萬噸。該系列產品生產工藝穩定,性能表現卓越,在汽車制造等領域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和良好反饋。
隨著“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以及汽車輕量化趨勢的加速,汽車用鋼的高強化已成為解決汽車行業安全與低能耗問題的關鍵路徑。在此背景下,先進高強鋼在汽車制造中的使用比例正逐年攀升。雙相鋼作為先進高強鋼的典型代表,因其具備低屈服強度、高抗拉強度以及優良的塑性等特性,成為汽車行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鋼材之一。
為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自去年起,研究院聯合西昌鋼釩、重慶高強以及國貿公司,組建了專項項目組,全力投入低成本系列雙相鋼的研發工作。項目組充分結合攀西地區的資源特色,并針對攀鋼的產線特點,深入開展了高強鋼化學成分與生產工藝的系統研究。
在研發過程中,項目組成員緊密協作,通過大量實驗與數據分析,明晰了釩鈦元素在鋼中的作用機理,通過精確調控合金成分與關鍵生產工藝,實現了對鋼材微觀組織的精準控制。經過不懈努力,項目組成功開發出了590MPa、780MPa、980MPa三個強度級別的低成本系列熱鍍鋅雙相鋼。值得一提的是,該系列產品在保持綜合性能一致的前提下,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有效降低了混澆坯與過渡坯的損耗,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而實現了雙相鋼生產成本的大幅降低。
目前,攀鋼開發的低成本系列雙相鋼已實現批量供貨,主要客戶涵蓋了多家知名合資品牌以及新能源汽車廠商。這些鋼材已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底部十字構件、防撞桿以及防撞桿加強結構件等關鍵部位,為提升汽車的安全性能與輕量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次低成本系列雙相鋼的成功開發,不僅彰顯了攀鋼在鋼鐵研發領域的技術實力,更為攀鋼冷軋汽車用鋼產品贏得了顯著的市場競爭優勢。該系列產品的推出,對于推動攀鋼精品板材品牌建設、助力汽車輕量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展望未來,攀鋼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推出更多高性能、低成本的鋼鐵產品,為我國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攀鋼日報通訊員 董學強)
微信掃一掃關注
從去年12月份起,攀鋼普鋼板塊攀枝花、西昌生產基地鐵路貨運板卷座架成功實現大循環互用運行,貨運車輛快進快出、周轉利用,不僅提升了效率,還大幅壓縮了鐵路停車時間,最大化降低了延占費。這標志著攀鋼釩在構建物流運輸一體化管控方面取得較大突破。
據了解,在實施普鋼板塊一體化管控前,攀鋼釩、西昌鋼釩兩生產基地鐵路貨運板卷座架存在不能互用等“壁壘”,導致物流運輸成本高、產品堆放效率低等堵點。實施普鋼板塊一體化管控后,通過構建一體化物流運輸模式,增強了市場應變能力。
針對兩個生產基地貨運板卷座架不能互用等堵點,攀鋼釩制造部牽頭組織兩生產基地,與西部物聯等單位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對鐵路運輸過程中的堵點、卡點進行有效疏通,統籌車輛計劃,規范板卷貨運座架,運輸資源統一配置、高效利用。此舉解決了產成品堆存、貨運、卸貨等堵點,實現了經濟循環利用,有效降低兩個生產基地總體座架保有量約3%,降低廠內局停時間30%,大幅降低了車輛延占費,提高了運輸效率,促進了兩個生產基地產線產品優勢互補。(攀鋼日報特約記者 賴世懷 通訊員 張曉峰)
微信掃一掃關注
微信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