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夢 卓越領航
[圖片說明]: 現場測量磁選機卸礦水間距。
在礦業公司的廣闊天地里,有這樣一位標兵,他以匠心筑夢、卓越領航,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他就是新白馬公司選鐵作業區點檢組組長李部。由于工作表現突出,他先后獲得“優秀共產黨員”“攀鋼集團標兵”“鞍鋼集團勞模”等榮譽稱號。
創新模式顯成效 技改技革創效益
面對人力資源改革帶來的人員精減挑戰,李部創立“云檢修”模式,推動檢修作業從一元交互向多元交互轉變。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形式,使得點檢數據、故障詳情、備件信息實現快速傳遞共享,大幅縮短物資與人員準備時間,設備檢修效率持續提升。這一創新模式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獲得公司上下一致認可。即便收獲贊譽,李部也未停下探索的腳步,而是持續深化模式應用,不斷優化完善,使其更好服務于生產實際。
在技改技革與修舊利廢工作中,李部同樣成果豐碩。他帶領團隊將一期、二期大井生產水改為利用自己大井的環水循環作為補加水,僅此一項年節約生產水消耗達十幾萬元。2024年提出的7條合理化建議全部被采納,累計創效32.5萬元,用實際行動踐行“節能降耗、創效增益”的理念。
勤勉敬業樹標桿 名師帶徒育新人
作為點檢組組長,李部始終以“早到崗、細規劃”為工作準則。每天清晨,他總是提前到崗,仔細梳理工作群信息,結合現場生產實際與檢修人員情況制定工作計劃,在早會中清晰部署任務,確保團隊高效運轉。無論酷暑嚴寒還是節假日,只要現場有需要,李部必定第一時間帶隊解決難題。從設備突發故障的緊急處理到日常檢修的統籌安排,他以身作則的工作態度,早已成為團隊成員的標桿。
在人才培養上,李部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名師帶徒”方式培養了12名徒弟。他因材施教,根據徒弟的個性與能力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鼓勵多動手、多實踐,讓理論知識在實操中轉化為技能提升。如今,一批優秀技術人才在他的培養下脫穎而出,成為團隊的骨干力量,為公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攻堅克難顯擔當 牢記使命展風采
生產一線的突發故障是檢驗能力的“試金石”。2024年6月,一環水2號大井導流槽因耐磨層老化、腐蝕垮塌導致大井停運,李部迅速組織制訂更換鋼流槽方案,帶領團隊僅用7天完成整體搶修,確保生產順利進行。類似的挑戰接踵而至:4號大井給礦總管沖穿、2號半自磨更換襯板、破碎6號篩子濺礦、新4號皮帶跑偏等問題,都在他的精心組織與專業指導下一一化解。他憑借豐富經驗與精湛技術,多次化險為夷,為生產穩定筑牢防線。
李部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保持對黨的忠誠與對事業的熱愛。他吃苦耐勞、勇于擔當,在思想與行動上與黨高度一致,積極響應號召,為公司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從日常檢修的細致規劃到重大故障的連夜搶修,從創新模式的探索實踐到人才培養的傾囊相授,他用堅守與付出詮釋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內涵,在礦業公司這片熱土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奮斗篇章。(攀鋼日報通訊員 李豐碩 文/圖)